腸道菌與大腦的關係
  2020-11-27

  • 3.2.抑鬱症是一種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統
  • 抑鬱症是一種炎症性疾病

     

    抑鬱症與腸道的聯繫並不是什麼新消息。 8 在20世紀初,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就已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認為腸道生產的有毒化學物質會影響人的情緒和大腦功能。這個過程甚至被稱為“自體中毒”。80多年前,一組科學家團隊寫道:“人們很難相信所有精神疾病都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但我們逐漸認識到,精神疾病的出現都具有一個基本的致病因素,那就是腸道中出現的有毒條件。” 9

    不幸的是,關於腸道與飲食模式的研究開始被視為“不科學的”研究。到20世紀中葉,腸道物質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的觀點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概念是抑鬱症和焦慮症是影響腸道的重要因素—這與此前的觀念恰恰相反。隨著醫藥行業的爆炸性發展,這些有先見之明的研究被逐漸忽視。80多年後,我們竟又不可思議地回到了原點。

    如今,大多數研究的焦點都集中在腸道功能失調與大腦的聯繫上,更確切地說,是血液中炎症標誌物的存在(這表明身體的免疫系統處於高度警備狀態)與抑鬱症患病風險的聯繫。較高水平的炎症會顯著提高抑鬱症的患病風險。 10 而炎症標記物的水平越高,抑鬱症的病情程度也越嚴重。 11 這樣看來,抑鬱症與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阿爾茨海默病等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就一致了。

    抑鬱症已不能再被視為一種單純由大腦功能障礙而引發的疾病。一些研究發現給予我們的啟發著實發人深省。例如,當科學家們對無抑鬱症徵兆的健康人注射某種物質來誘發炎症,經典的抑鬱症症狀幾乎很快就出現了。 12 與之類似,研究表明,當人們接受用於治療丙型肝炎的干擾素注射時,會增加炎症細胞因子的水平,而且其中1/4的受試者都發展出重性抑鬱障礙(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症狀。 13 干擾素是一類自然存在的蛋白質,它們組成了免疫系統內在的一部分,但也能作為一種藥物而進行人工生產並用於治療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

    讓人更加感興趣的是,最新研究發現,抗抑鬱藥物在部分人群中可能是通過降低炎症化學物質水平而產生療效的。 14換句話說,現代抗抑鬱藥物的實質機制可能與血清素沒有任何聯繫,這一切都是靠降低炎症水平而發揮作用的。不幸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抗抑鬱藥物是永遠有效的。即便這些藥物可以通過抗炎症效果減緩抑鬱症症狀(這其中或許還有安慰劑效應存在),但它們並沒有觸及問題發生的根本。形象地說,抗抑鬱藥物只是在傷口表面粗糙地貼上一條不會起到任何治療作用的創可貼。

    每當想起日益增長的抑鬱症發病率時,我都很好奇,人類當前這種缺乏運動的生活模式以及富含促炎症糖分的飲食(促炎症的歐米伽-6脂肪酸含量太多,而抗炎症的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過少)究竟會有什麼影響。 15 比如說,我們知道經典的西方飲食富含精製碳水化合物和人造脂肪酸,這與較高水平的C反應蛋白不無關係。 16 血糖指數的範圍是0~100,指數水平越高表示食物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持久。純葡萄糖的血糖指數是100,這也為指標的判斷提供了參考值。血糖指數較高的食物會顯著增加炎症反應。

    實際上,除了阿爾茨海默病外,高血糖也是抑鬱症的最大風險因素之一。 17 儘管我們一度認為糖尿病和抑鬱症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人們對此的認知正在改變。2010年發表在《內科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調查了超過6.5萬名女性,其研究結果表明:糖尿病女性患者患上抑鬱症的概率要高出將近30%。 18研究者們將體重、缺乏身體鍛鍊等其他抑鬱症風險因素考慮在內後,這一結論仍然成立。而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女性患上抑鬱症的概率要高出53%。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一直見證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抑鬱症的發病率也有著類似的增長速率。毫不吃驚的是,肥胖同樣與炎症標記物的水平增長有關。肥胖與55%的抑鬱症患病風險的增加有關,而抑鬱症與58%的肥胖患病風險增加有關。 19

    抑鬱症與炎症之間的關係如此緊密,以至於研究者們目前正在探索利用免疫改變藥物來治療抑鬱症。但這種炎症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引用一組比利時研究團隊的話來說:“目前已有證據表明,重性抑鬱障礙與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有關,而促炎症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會誘發抑鬱症症狀。” 20 以防各位讀者已經忘記了脂多糖這種誘發因子,我不得不提醒各位,這是我在上一章節中介紹過的身體的“燃燒裝置”。2008年,比利時的這組研究團隊發現了重性抑鬱症患者血液中抗脂多糖抗體水平的顯著提高(見圖3-1)。(有趣的是,作者還對重性抑鬱症常伴有腸道症狀的事實進行了評論。一種可能的解釋就是腸道微生物群體受損的附帶結果。)這些發現的確毫無爭議,所以作者強烈推薦重性抑鬱症患者通過檢測抗體水平來檢查腸道滲漏情況,從而對這種症狀進行治療。

    世界範圍內的研究者們最終都聚焦於脂多糖及其在抑鬱症中的作用。 21 正如我們所討論的,炎症標記物與抑鬱症有關,而脂多糖會增加這些炎症化學物質的生產。這其中真正令人感興趣的地方在於:脂多糖不僅會加重腸道的滲漏情況,它還能穿透血腦屏障,使促炎症化學物質對大腦發起攻擊。這同樣適用於痴呆症,正如2013年一項研究的作者所說,“在抑鬱症患者中,痴呆症或輕度認知損傷的繼發風險最多可達到兩倍,而研究者們將繼續將低程度炎症評估為認知能力衰退的首要驅動因素”。 22

     
    對照組及重性抑鬱症患者的脂多糖抗體水平

    對我而言,這類研究展示出了確鑿證據。脂多糖在腸壁中的移動在大腦和身體中點燃了火焰,從而導致了抑鬱症及繼發性痴呆症。實際上,在腸易激綜合徵、慢性疲勞綜合徵、纖維肌痛、胰島素抗性及肥胖等其他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抑鬱症的發生要更加普遍。這些疾病的特徵都是炎症及腸道通透性的水平過高,這也是我們應當關注腸道健康的原因。

    許多研究正在探索,人類飲食在腸道通透性增加和細菌多樣性損失兩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這其中的聯繫最終確定在飲食與抑鬱症患病風險之間。科學研究表明,堅持富含抗炎症脂肪酸和蛋白質的健康地中海式飲食的人群患抑鬱症的概率顯著較低。 23 相反,碳水化合物及糖分含量較高的飲食會造成“炎症性微生物組”。我們甚至可以檢驗特定食物成分對身體炎症通路的影響;比如說,果糖可將循環脂多糖的水平提高40%。 24 但從飲食中移除果糖或對果糖進行嚴格限制時,腸道微生物的平衡會發生改變,一切又能恢復正常水平。目前,高果糖玉米糖漿佔據所有卡路里甜味劑的42%,這可能是抑鬱症甚至痴呆症發病率急速增加的因素之一。後文中,我們會繼續介紹,可可因、咖啡、薑黃素等成分通過微生物組平衡對降低抑鬱症患病風險的作用。

     

    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和抑鬱症

     

    前文中,我已提到過自身免疫疾病與抑鬱症患病風險的聯繫。2013年,來自丹麥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合作研究團隊報道了一項研究,他們在1945~1996年對大量人群進行跟蹤研究。 25 在研究期間跟蹤調查的356萬人中,有91637人曾因情緒障礙而接受住院治療。研究者們對此進行了精確計算,最終發現,因自身免疫疾病而住院治療的人群中,因情緒障礙而住院治療的風險提高了45%。此外,因感染而住院治療的病史竟然會將此後確診情緒障礙的風險提高62%。而具有自身免疫疾病和感染雙重病史的人群患上情緒障礙的風險則要翻上一番。

    儘管人們總是傾向於將二者分開考慮,而不會在年輕時的感染史與此後的抑鬱症患病間建立聯繫,但此類研究進一步驗證了二者之間的聯繫紐帶:炎症。以感染為例,免疫系統為了對抗感染會點燃炎症反應。如果抗生素參與治療,它就會降解微生物組並進一步促進驗證過程。固醇等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藥物也會打破腸道細菌的平衡,並改變免疫系統的功能。

    在這項發表於美國醫學協會專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分冊》(JAMA Psychiatry)的研究中,作者們總結認為,自身免疫疾病和感染是發生情緒障礙的風險因素。實際上,一生中的用藥史也會影響到你是否會在當前或未來患上某種精神病。例如,一系列研究已經表明,嬰兒時期未接受母乳餵養或許與成年後重性抑鬱症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在一項研究中,共計52名重性抑鬱症患者和106名從未患抑鬱症的健康人接受調查,研究者們發現,未患抑鬱症的人群中有72%在嬰兒時期曾接受母乳餵養,然而抑鬱症患者中僅有46%曾接受母乳餵養。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