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0.1. 腸道警鐘,不速之客

引言 腸道警鐘:不速之客

死亡始於結腸。——以利·梅契尼科夫(ie Metchnikoff ,1845—1916)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每週總有幾次讓人無奈的情況發生,儘管那些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將不可避免地粉碎病人的生命,但我還是不得不告訴患者或護理人員我對它們束手無策。我已經屈服了。儘管我們已經竭盡所能去控制疾病,但至今仍缺少快速修復的方法或藥物,我們甚至連減輕疾病的痛苦都做不到。這才是真正令人心痛之處,而且無論經歷過多少次,你還是無法習慣這種事情。然而,給予我希望的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它最終為我提供了減輕痛苦的革命性方法。本書講述的就是這門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學科,以及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內容來打造健康的生活。

仔細想來,多虧了醫學研究,我們的世界才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不再擔心死於天花、痢疾、白喉、霍亂或猩紅熱;我們在降低許多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死亡率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其中也包括艾滋病、某些癌症和心臟疾病。但當你考慮到大腦相關的疾病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無論是自閉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還是偏頭痛、抑鬱症、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病或阿爾茨海默病,實際上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我們對衰竭性神經系統疾病的預防、治療和治癒都毫無進展。更可悲的是,隨著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日益增加,情況愈發惡化。

讓我們來看幾組數字。在最富有的10個西方國家中,腦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痴呆症的死亡情況,而前者在過去的20年裡急劇上升。一份2013年的英國報告顯示,自1979年以來,在美國,腦疾病導致的男性和女性死亡人數增長率分別達到了66%和92%。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科林·普理查德(Colin Prichard)教授表示:“這些數據都來自真實的人群和家庭,我們需要認識到,有一種‘流行病’顯然受到了環境和社會變化的影響。”研究人員還指出,這種激增趨勢對年輕人群的影響越來越大,而這與其他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的大幅降低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1

2013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報告表明,在美國,我們照顧一例痴呆症患者每年大約要花費5萬美元。 2 這總計大約為每年2000億美元的支出,這一數字是心臟病患者看護支出的2倍,是癌症患者治療支出的近乎3倍。

情緒和焦慮障礙的發病率也在上升,這些疾病與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一樣對生活質量十分不利。美國大約有1/4的成年人(超過總人口的26%)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 3 焦慮障礙折磨著超過4000萬美國人,而將近10%的美國成年人患有情緒障礙並且正在接受藥物處方治療。 4 每10人當中就有1人患有抑鬱症(其中包括40歲和50歲年齡段女性總人數的1/4),這種疾病現在在全球範圍內已成為致殘的主要原因,而確診病例仍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5 在美國,百憂解和舍曲林等藥物是最常見的處方藥物。請注意,這些藥物僅能治療抑鬱症的症狀,而人們往往忽略了它治標不治本。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比如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來說要比普通人的死亡年齡早上25年。 6(其中部分原因是這些人更有可能吸菸、酗酒和吸毒,並且除心理疾病外還因超重而患有肥胖及相關疾病。)

頭痛,包括偏頭痛,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近一半的成年人每個月至少發生一次頭痛。頭痛不僅會帶來不便,還會造成殘疾、個人痛苦、生活質量受損以及財務損失。7我們通常會認為頭部疼痛是花費不多的麻煩事,特別是因為許多藥物治療相對比較便宜並容易獲取(例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根據美國國家疼痛基金會的報道,在美國範圍內,頭痛每年會造成超過1.6億人工作缺勤,並導致約30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8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會致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會破壞神經系統內部的信息傳遞功能,當前在世界範圍內正影響著預計250萬人(其中近一半為美國人),並且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9 治療多發性硬化患者的平均生命週期成本高達120萬美元。10 主流醫學告訴我們,對於多發性硬化,當前尚無治癒的辦法。

此外,自閉症的發病率已經在過去的15年裡飆升了七八倍,令其成為當今社會名副其實的流行病。11

誠然,數以百萬計的美元都被花費在這些疾病以及其他令人衰弱的大腦及相關疾病上,但我們只能看到一點點珍貴的進展。

現在來說說好消息吧: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機構所發表的前沿科學研究發現,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健康或者說是大腦疾病,都取決於腸道內所發生的一切。沒錯,今天在你腸道里所發生的事情決定了你罹患各種神經疾病的風險。我知道這可能很難理解。如果你向醫生詢問有關自閉症、多發性硬化、抑鬱症或痴呆症的治療方法,他們肯定會攤開雙手說這不存在—而且可能永遠都不存在。

正是在這件事上,我和大多數人分道揚鑣,但讓我很感激的是,並不是所有同事都與我相向而行。作為神經學家,我們所接受的訓練僅僅是目光短淺地關注神經系統內部所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大腦。我們自然不會去查看消化道等其他系統,因為這些離散的系統與大腦中所發生的事情無關。畢竟,胃痛時,你也不需要打電話給心臟病專家或神經科醫生。整個醫療行業的特點就是根據身體部位或獨立系統而劃分成不同的學科。我的大多數同事都會說:“腸道里發生的事情就讓它留在腸道里。”

這種觀點與當前的科學完全脫節。消化系統與大腦也有著密切的聯繫。也許,我們的腸道在各方面都與身體和心理健康相關,或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腸道的內部生態,也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各種微生物,特別是細菌。

邂逅微生物組

 

在歷史上,我們一直被教導認為細菌是死亡的媒介。畢竟,鼠疫在1347~1352年消滅了近1/3的歐洲人口,而某些細菌感染仍然是當今世界的殺手。但是,現在是時候去迎接生命中另一些細菌的故事了。我們必須考慮到,一些細菌非但不會對人體有害,反而對生命至關重要。

希臘名醫、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公元前3世紀首次提出“所有的疾病都始於腸道”。很久以來,文明社會都沒有任何證據或成熟理論來解釋這一理念。直到17世紀末,在荷蘭商人和科學家安東尼·範·列文虎克(Antonievan Leeuwenhoek)通過手工製作的顯微鏡看到自己的牙菌斑並發現所謂“極微動物”(animalcules)的隱藏世界之前,我們甚至都不知道細菌的存在。如今,列文虎克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19世紀,俄羅斯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梅契尼科夫發現了人類長壽和體內細菌健康平衡之間的最直接聯繫,並證實了“死亡始於結腸”。當時放血還是很受歡迎的醫療措施,自梅契尼科夫的這一發現起,科學研究讓人們開始相信,所有已知的人類疾病中高達90%都可以追溯到不健康的腸道。我們可以肯定地認為,正如疾病始於腸道,健康和活力也是如此。梅契尼科夫也曾說過,有益細菌必須多於有害細菌。不幸的是,如今大多數人都攜帶著過多的有害致病細菌,其體內缺乏豐富多樣的微生物世界。難怪我們要遭受如此多的腦疾病。

要是梅契尼科夫如今還活著,他一定會加入到自己早在19世紀就試圖發起的醫學革命中。現在,這場革命終於要開始了。

就是現在,你的身體正被大量生物體所包圍,它們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我們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幸運的是,人體細胞要更大些,所以即便這些生物的數目是細胞的10倍,它們也不會主宰我們!)這些數以百萬億計的隱形生物(微生物)裡裡外外地覆蓋著你,在你的嘴巴、鼻子、耳朵、腸道、生殖器和每寸肌膚上繁衍生息。如果你能把它們全部分離出來,這些微生物將裝滿2升的容器。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1萬種微生物,由於每種微生物都含有自己的DNA,所以這可以換算成超過800萬個基因。換句話說,我們體內的人類基因與微生物基因比值能夠達到1∶360。12這些生物體大多生活在你的消化道內,儘管其中也會包括真菌和病毒,但在體內定殖的細菌種類還是佔據著中心地位,並支持著我們身體健康的各個方面。我們不僅與這些生物體發生相互作用,而且還會與它們的遺傳物質發生相互作用。

我們將這種在人體內大量生長的複雜內部生態及其遺傳指紋稱為微生物組(microbiome,在英文中,micro指“微小”或“微觀”,biome則指佔據大型寄居地的天然存在的群落—這裡的寄居地指的就是人體)。雖然我們所有人攜帶的基因組幾乎相同,而編碼髮色或血型等個體特徵的少數幾個基因也差不太多,但即便是同卵雙胞胎的腸道微生物組也完全不同。前沿的醫學研究正逐步發現,微生物組對於人體的健康狀態十分關鍵,以至於微生物組本身應該被看作是一種器官。而這種器官在過去的200萬年時間裡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已經和這些微生物寄居者進化出了親密的共生關係,自人類出現開始,它們就已經積極地參與到人類的進化塑造中來了(事實上,在人類出現之前,微生物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數十億年)。與此同時,它們也適應了人類在體內為它們創造的環境,並且做出了改變。甚至我們體內每個細胞中的基因表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這些細菌和其他生物體的影響。

微生物的重要性促使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2008年啟動了人類微生物組計劃,並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伸。 13 美國最好的一些科學家負責探索微生物變化與健康(或者說疾病)的相關性。此外,他們也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扭轉我們當前最具挑戰性的健康問題。雖然該項目研究的是寄居微生物的一些身體部位(其中也包括皮膚),但研究最廣泛的領域還是集中在腸道上,因為這是身體內大部分微生物的寄居地,而後你也會發現,這也是影響整體健康狀況的重心所在。

現在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腸道菌群參與著多種生理作用,包括免疫系統功能、解毒、炎症、神經遞質和維生素生成、養分吸收、信號傳遞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利用。上述所有過程都會強烈地決定我們是否會經歷過敏、哮喘、ADHD、癌症、糖尿病或痴呆症。微生物組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生命力、代謝、免疫,甚至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思想的清晰程度。它會幫助決定我們是胖還是瘦,是精力充沛還是昏昏欲睡。簡單來說,我們在身體或情感上的感受以及與我們人體健康有關的一切,都取決於腸道菌群的狀態。腸道菌群是由健康、友好的有益菌主導嗎?還是被不友好的有害菌所掌控?

也許人體內沒有其他系統會比中樞神經系統對腸道細菌的變化更加敏感了,大腦尤其如此。2014年,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在一項新的研究項目上斥資超過100萬美元,集中突破微生物組與大腦之間的聯繫。 14 雖然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微生物組以及大腦的健康,但培育健康的微生物組要比你想象得更加容易。我在本書中所提出的建議各位無須有任何懷疑。

我曾經見證過採用簡單的飲食改善或者在少數情況下采用更具積極性的技術來重建健康微生物組所帶來的人體健康的戲劇性好轉。例如,有位先生患有嚴重的多發性硬化,他需要輪椅和膀胱導管來輔助生活。在接受治療後,他不僅告別了導管,在無須輔助的情況下重獲行走能力,而且多發性硬化也完全緩解了。或者來看看傑森,這位患有嚴重自閉症的12歲男孩幾乎不會說完整的句子。在第5章中你將會了解到,他在接受了充滿活力的益生菌方案後,如何變成一個精力充沛的男孩。我迫不及待地想與你分享無數個戰勝病魔的故事,無論是慢性疼痛、疲勞、抑鬱症還是嚴重的腸道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這些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症狀完全消失了。他們從糟糕的生活質量中獲得了第二次人生的機會。甚至有些曾經試圖自殺的人第一次開始感到滿足、變得活潑。這些故事對我來說並非特例,但是根據通常的預期標準來進行衡量的話,這簡直就是奇蹟。我每天都在見證這些故事,我知道你也可以通過改善自己的腸道健康來積極改變大腦的命運。在本書中,我將告訴你如何做到。

雖然你可能沒有需要藥物或強化治療的極端無情的疾病,但不正常的腸道菌群也會成為令人煩惱的頭痛、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或消極人生觀的根源。根據研究者們的臨床及實驗室研究,以及我在醫學會議上一遍又一遍聽到和看到的非凡成果(這些會議吸引了全世界最優秀的醫生和科學家),我會告訴大家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將提供非常實際和全面的指導方針來改善你的腸道健康以及認知健康,從而為人生增添更多充滿活力的歲月。好處不僅如此,這門新科學還有助於如下內容:

ADHD
哮喘
自閉症
過敏和食物過敏
慢性疲勞
心境障礙,包括抑鬱和焦慮
糖尿病以及渴望糖和碳水化合物
超重和肥胖,以及減肥鬥爭
記憶問題和注意力差
慢性便祕或腹瀉
常感冒或感染
腸道疾病,包括腹腔疾病、腸易激綜合徵和克羅恩病
失眠
疼痛的關節炎症和關節炎
血壓高
動脈粥樣硬化
慢性酵母菌問題
皮膚問題,如痤瘡和溼疹
口臭、牙齦疾病和牙齒問題
Tourette綜合徵
極端的月經和更年期症狀
更多

事實上,這些新知識幾乎有助於緩解所有退行性或炎症性疾病。

在接下來的幾頁中,我們將探討什麼是健康的腸道菌群,以及是什麼讓健康的微生物組衰敗。本書第13頁的測驗將向各位提供與微生物組功能和健康直接相關的各種生活方式因素和環境。你很快就能體會到,食物真的很重要。